在新一代战机、076两栖攻击舰、爆震发动机等众多军工领域的尖端技术成果出现之后,又一项“大国重器”诞生了。尽管这一成果没有上述装备那么引人注目,不过外国媒体却宣称它能够“对未来战争的形态产生极大的改变”。
《南华早报》报道,不久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林平卫教授带领其团队在《计量学报》发表论文,宣称制造出了一款名为NIM - TF3型的小型铯原子喷泉钟。此钟的体积和普通单门冰箱差不多,能够被装载到军用卡车上,即便在颠簸行驶的状况下,也能够维持五千万亿分之一秒的误差。这种精度与用于测量国际标准时间的原子钟的精度相同,不过那些原子钟体积庞大,必须放置在受保护的实验室里才能运行。
原子钟在卫星导航系统里属于核心部件,地面原子钟会向卫星传输高精度的时间信号,卫星据此计算时间与距离,然后利用微波朝导航终端发射精确的时间与地点信号。倘若林教授团队的成果得以应用,便能够和北斗导航卫星以及中国空间站中的先进电子钟协同工作,从而为各个行业提供更为精准的导航数据。
与此同时,这种原子钟的应用场景和军队极为匹配。要是军队作战车辆大量装配这种原子钟,像雷达车、通讯车这类可发射微波信号的地面终端就都能成为“导航卫星”。在卫星信号遭受干扰或者被击落等复杂电磁环境里,这些终端能够互相传输时间信号来交叉比对,借此达成精密授时与定位,提升作战时的抗干扰能力。
另外,卫星导航的基本原理为精准测定信号传播时间从而确定距离。美军所搭载的GPS系统,其精度误差达到十亿分之一秒,这一误差对应的距离为3米。而TF3原子钟的误差能够控制在五千万亿分之一秒,精度提高了500万倍,能把导航距离误差控制到近乎可忽略不计的程度。这样的话,依赖导航系统的导弹、制导火箭等装备,不但在卫星导航遭受干扰时能够就近找寻导航设备,而且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精确击中预定的作战目标。
在将来,这一装置或许会与高速信息传输系统相结合,让具备发射信号能力的雷达也拥有计算被照射物体距离和方位的能力。它们彼此构建网络以共享目标信息,这样一来,功率有限的车载雷达就能转变成超大规模阵列雷达,让包括隐身战斗机在内的所有目标都无处藏身。并且,由高精密授时设备所带来的时间精准度,还能够让数千公里之外的大型激光设施实现完全同步运行,进而形成极具杀伤力的高能激光束,对目标造成损害。
总之,要是这一原子钟得以应用,我军作战效能将会得到极大提升。中国在高精密计时仪器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充分彰显出科技竞争在大国博弈中的关键意义。当下,世界上精度最高的铯原子钟由华人学者叶军所带领的团队在美国开发出来,不过美国学术界存在“排华”现象,这或许会导致叶军团队难以长期维持下去。伴随着中国不断发展壮大以及美国政府的自毁行径,双方的攻守态势正在悄然转换。
#深度好文计划#

